农民不愿流转土地?新政策3大措施促进规模化

2020-11-10 15:04:30 昌运拆迁律师 0

近些年为促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国家和各个地方都采取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说对土地进行了确权登记颁证,将农民土地精确测量确定边界、登记上网卫星定位,即使流转后打乱也能找到自己的土地,只要有证就不怕失去土地;对“种粮大户”进行重点补贴和奖励,鼓励一定规模的集中种植经营,等等。

但从近些年的实际情况看,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并不是太高,土地流转也没有形成潮流,有些农民自己种地不赚钱也勉强种着,有的外出打工宁可栽上树苗、摞荒也不流转,一些农业企业或农业经营者也不愿再流转承包土地扩大种植。

针对这种情况,在今年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2020年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有序规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新政策3大措施力度大,这将促进土地规模化,加速土地流转,“农场主”也将随之增多。

1、帮助农民防范流转风险

很多农民不愿流转土地是因为在这上面吃过亏、上过当。一些农业企业或个人到农村承包农民土地后,由于不具备农业种植经营资格,没有足够的启动和补偿资金,没多长时间就因经营不善跑路,农民受到很大损失。对此,新政策提出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指导各地依法建立健全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促进农民放心流转。

2、推动确权登记信息应用

农民不愿流转土地,是因为确权信息没有被很好的应用,有些地方甚至连确权证书都没有发到农民手中,农民对土地流转不放心。农业企业或农业经营者不愿承包土地,也是因为土地确权登记信息没有用好,在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农业保险等方面受制约。对此,新政提出推动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信息平台互联互通,鼓励在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农业保险、农业补贴等多领域应用承包地确权成果.

3、搞好土地流转中的纠纷调解

土地流转真正实行还没有多少年,但关于土地流转的纠纷却非常多,有的是农民流转土地后拿不到租金,有的是农民合同到期后想收回土地确遭到拒绝,有的是土地流转后没按合同约定种植、对土地造成破坏,等等。只有把这些纠纷处理好,才能让农民在土地流转中更安心。对此,新政策提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能力建设,探索建立仲裁员等级评价制度,加强仲裁程序、文书、场所等规范化建设。


拆迁律师咨询

填写咨询内容后提交,我们会主动给您回电
拆迁类型
拆迁进度
房产手续

Copyright © 2015-2020 北京昌运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7031185号-2

昌运拆迁律师网 - 北京昌运律师事务所主办

在线律师 短信咨询 电话咨询
您是否遇到拆迁问题? 拆迁补偿低?补偿不合理? 依法维权 您只需一个电话! 点击免费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