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我国多地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现象渐渐多了起来,但由此而产生的经济矛盾纠纷也相应地多了起来。
为了更好地保障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也明确规定,土地经营权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流转合同。
但是在实际的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签订合同的双方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不同,再加上村委会有时也会插手土地流转项目,经常导致农民朋友的利益受到损害。
那么合法合规的土地流转合同应包括哪些条款?土地流转要遵循哪些原则?土地流转的价款、期限又如何确定呢?
一、土地流转合同最长可以签多久?
大家都知道土地流转不是永久的,是有期限的,那么土地流转合同最长可以签多久呢?以耕地为例,如果甲把自家耕地租给乙,那么最长租期不得超过20年且不得超过耕地的剩余承包期限。依据如下: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第三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土地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根据《民法典》第七百零五条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超过20年的,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20年。
所以假如甲的耕地承包期还剩10年,那租赁合同最长不能超过10年;假如甲的耕地承包期还剩25年,那租赁合同最长不能超过20年。
二、土地流转出去还能要回吗?
上文中昌运拆迁律师介绍了,土地流转是有期限限制的,土地流转合同到期,受让方不续签合同,承包方就可以收回土地。而且,在一些特定情形下,承包方可提前要回自家土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让方有下列情形之一,承包方可单方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
(1)受让方擅自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2)受让方弃耕抛荒连续两年以上
(3)受让方不爱惜土地,给土地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
(4)发生其他严重违约行为的。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合同没到期,承包方想提前收回土地。这种情况下,一般需流转双方进行协商,要取得受让方的同意才可收回。一般反悔方应给予对方一定的补偿。
在签订合同时农户一旦发现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绝对不要签字
1租地后转为非农用途
国家鼓励的正规土地流转,是以坚持农地农用为原则的。但有小部分企业或者个人因为看到农村地租便宜,便动起了歪念头。
名义上说土地流转,租地后却搞非农建设,直接把农地推平。这种情况可能会对农用地产生不可逆的破坏,极大的损害农户的利益,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
2跳过农户直接与村委会签租地协议
土地流转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农户自愿,所以农户对于自家土地的流转是一定要有知情权的。用地单位跳过农户直接与村委会签租地协议,属于违法行为。
3租地时不提供正规的租地合同
土地流转一定要有正规、合法的书面合同。由于农村的人情社会,土地流转也通常是熟人牵线,有的农民碍于面子,不好意思索要合同,仅仅口头约定或者签一份并不正规的协议。一旦租地人“跑路”,没有正规合同就很难维权。
4租地后转租
有的企业或个人低价租下农民的地之后,转头就把地又高价转出了,这很明显也是非法行为。而且这种行为还会严重损害到农民的合法权益,因此一定要注意。
最后昌运拆迁律师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如果真的要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就一定要遵循以下几个大原则:
一、充分知情的前提下才能流转土地
不要因为熟人牵线就盲目把地租出去,对租地人或租地企业要了解清楚,包括他们今后对土地的规划。
二、一定要确保流转合同正规合法
一份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是解决土地纠纷的关键,如果自己没有把握,也最好让一个权威的第三方来公证。
三、一旦发现猫腻果断维权
发现问题及时向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反映,若反映无果,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