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针对农村地区土地资源管理和控制越来越严格。目前宅基地实施一户一宅制度,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地区仍然存在一户多宅现象。发现一家有两个儿子的还不知道怎么办,新的“一户一田”制就已经来了。
从字面上来看,“一户一田”就是每户人家一块土地。随着农村土地归并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不少农民朋友也对此存在着诸多疑问,今天昌运拆迁律师就和大家一起聊聊“一户一田”的那些事。
一、“一户一田”是什么意思
“一户一田”政策就是指一个户口,只能拥有一块农田。但并不是要收回农民朋友手中的土地,而是通过整合,实现“小块并大块、多块变一块”的土地调整制度。目前此政策已经在陕西、安徽、广东等省份率先开始试点。
之所以提出“一户一田”制,是因为现在种地的人少了,加上土地情况比较复杂,很多地区都难以形成连片的土地规模;大部分土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即不方便机械化生产,产量也很难得到更大的提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一户一田”制。
通过试行“一户一田”,将以前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让农民连片种植,便于管理,也能够提高产量,而且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发挥成片土地的最大优势,减少了土地抛荒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二、对农民有哪些好处?
通过“一户一田”措施,可在种植过程中提升生产效率,收获的农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在市场上也更具竞争力。除此外,还能帮助当地的农户发展“一村一品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让村民实现多渠道增收。
同时,如果村民不想种地,可以入股合作社或把土地转让给大户,自己留在合作社打工赚钱,以此来增加自己的收入。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好处还是挺多的,尤其是平原地区,这种制度非常适合当下农村的情况,相信有不少村民也会支持这项政策。
但上述方法真正实施起来时,还存在一些难点,耕地有肥弱之分,为了追求公平以前分地才会出现一家多块地的现象,如果现在将每户的耕地集中种植肯定会出现有人全部分得“肥地”,有人却全部分到了“弱地”,这样不但会造成分地的不公平还会引起村民之间的矛盾。
分地在农村是件大事,稍微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矛盾。所以,针对开展“一户一田”,国家也制定了相关规定。
三、这些原则要注意
要点一 农民自愿为原则
所谓农民自愿为原则,就是在土地整合调整过程中,需要遵从农民自愿,不得强行调整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要点二 零碎地调整为大块地
这也是土地整合调整的主要目的,通过土地整合让农民朋友将原先分散、零碎的土地通过交换、调整等方式整治为大块土地,同时保证农民朋友承包经营土地的面积不减少,这也是“一户一田”改革的前提。
要点三 小范围调整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需对个别农户之间的承包地进行调整,必须要经过农村集体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统一之后,并且报经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所以农村土地整合,也仅仅是在小范围内,经过农民朋友同意之后才能够进行调整。